导 读
事业的发展,自然景观的隽美,使盘锦这座水城辉煌与锦绣共舞,流动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。
盘锦最美声音 邂逅最美盘锦
地处渤海辽东湾右岸的盘锦市,是一座依河傍海的水城。中国四大河流之一的辽河袅袅婷婷地穿城而过,衣袂翩翩的大辽河潇潇洒洒地在身旁奔涌,最是境内纵横交错的大小21条河流,如绕阳河、太平河、六零河等,小鸟依人般地守护着这片千畴沃野。
这里是辽河冲击平原腹地,一马平川,坦荡无垠,站在旷野上放眼四顾,随处可见天际线之浩渺,地平线之苍茫。河海汇集,水网密布,加上多年来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,大面积的湿地蒹葭苍苍,绿意盎然,连片的芦苇面积就达120万亩,是地球之上面积最大的芦苇荡了。
每年春、夏、秋三季,芦荡周而复始地平涂着天衣无缝的淡绿、浓绿、深绿、碧绿,青翠秀美的苇叶相互摩挲发出的声响延绵不绝,似缠绵的小夜曲低吟浅唱,整座城市都在苇海中轻轻摇曳着。
沿120公里海岸线的滩涂及水陆交汇处,生长着大面积的水生植物碱蓬,经海水潮汐浸泡作用,碱蓬变得殷红逶迤,形成连天接地的景观——红海滩,从仲春到暮秋,红得那么娇艳,那么晶莹,那么珠光闪烁,红出一种燃烧之美、青春之美、生命之美,让人倏忽萌生冲动——与茫茫的红海滩拥抱亲吻。蓝天、白云、红滩、绿苇,天造地设般的自然风光,使这片土地成为了鸟的乐园。这里长年栖息着250多种鸟,其中不乏有濒危鸟类丹顶鹤、黑嘴鸥、白天鹅等,啾啾细语,倩影婆娑。
传承百余年水稻栽培的历史,这里已开垦出160万亩水田,合理利用河流冲积、洪积、海积和风积,土壤沉积厚度大,盐碱成分高,加之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,并选用优良粳稻品种,严格按照生产有机食品的农业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农事作业,每年产优质大米近百万吨。新米上市季节,盘锦大米出口量几乎占快递总量的三分之一。河海交汇,海淡水交织,盘锦历史上盛产中华绒螯蟹(辽蟹)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,为了增加产量,满足市场需求,根据河蟹生长繁殖规律,科技人员成功攻克了河蟹育苗难关,在坑塘水面,特别是水稻田里,大面积养殖河蟹,使这里成为了中国北方最大的辽蟹生产基地,年产河蟹50万吨,其中出口量占40%。徜徉于阡陌纵横的田间,抑或是城乡规模不等,造型各异的湿地公园,随处可见河蟹“铁甲长戈”的身影。
记得当年在大辽河南岸的营口市工作时,盘锦被人们称作“河北”,由于地势低洼,河流纵横,每逢汛期,水患不绝,且公路覆盖率极低,城乡人民对“行路难”问题十分纠结,常年是晴天一身土,雨天一身泥。然而如今这里早已变“水患”为“水利”,河道疏浚,河闸加高扩孔,高耸的辽河大堤已变成通衢大道,城市防洪能力,已提高到“百年一遇”水平。
历史上横亘于城区间的八千亩溢洪区土地,早已建成了多个主题公园、学校和文化休闲区。城乡的交通可谓四通八达,“京沈”、“沈大”高速公路绕城而过,“高铁”、“动车”熙来攘往,11条公交线路总长208公里,覆盖所有乡镇,柏油路面覆盖所有村屯。双向8车道的环城公路分流了城区的主要车流,特别是横贯全市城乡南北62.4公里的国家级公路,被称作“向海大道”,更为这座城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。沿途林木挺秀,花海鲜红,层楼嵯峨,碧水泱泱,一座座乡村民居的柴门小院掩映在葳蕤的花草树木之中。
仲夏时节,我与几位文友沿向海大道南行,观赏水乡风采。随意走进一个叫大堡子村的地方,村党支部书记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姑娘,大学毕业后自愿报名来当村官。她热情地陪同我们参观村容村貌,如数家珍般的介绍村子里的文化室、卫生院、洗浴中心、超市的设置及其经营情况,青春俊美的脸上,洋溢着自信、自豪的微笑。一位曾经在农委工作的文友附和着说:“这些年来,全市致力于缩小城乡差距,加快推进乡村民生工程建设,努力解决农村医疗、清洁能源、养老保险、食品安全等问题。”年轻的女支部书记接着娓娓说道:“不单是我们大堡子村,现在全市三百多个自然村,村村都建起了卫生院、文化室、洗浴中心、超市呢。”一番话,让我心中百感交集。
多年来在这里工作、生活,亲眼目睹穷乡僻壤逐渐变得烟柳繁华,温柔富贵。生态环境的改变,让乡村中久违的紫燕春归、蛙鼓蝉鸣、开轩场圃等景观得以复萌,一缕缕乡愁禁不住在心头弥漫开来。
毗邻大辽河北岸的辽东湾新区,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,展示着一派生机盎然的繁荣景象,306平方公里的区域内,建成了以石油及精细化工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为主导,以临港物流业为支撑,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为补充的工业项目。眼前,波光水影之中,帆樯林立的盘锦港已经跻身国家一类口岸,10个5万吨以上泊位和15万吨级航道正加快建设,港口吞吐能力已达5000万吨。盘锦,这座名副其实的水城,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产业基地,新兴的港口城市,跻身“辽海欧”、“辽蒙欧”、“辽满欧”三大通道的节点城市,成为东北及蒙东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,并与宏大的“一带一路”接轨……
“却顾所来径,苍苍横翠微。”人创造了城市,同时也创造了城市文明,这种文明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。事业的发展,自然景观的隽美,使盘锦这座水城辉煌与锦绣共舞,流动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。这些年来,海内外众多的人趋之若鹜,来这里参观、考察、旅游。仲夏时节,正值花繁果硕之际,从高处俯瞰这片四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,犹如大海中的一艘巨轮,在新的起点上鼓满风帆,追梦启航。
王本道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辽宁省作家协会顾问,一级作家。曾获全国首届冰心散文奖,辽宁文学奖,先后有《芳草青青》、《心灵的憩园》、《云水情怀》、《感悟苍茫》、《人间有味是清欢》、《生活因此而美丽》等文集出版。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、十月、散文选刊、人民日报、光明日报、新民晚报等。
★“夜读盘锦”征集以反映盘锦地域特色文化或经济社会发展等内容为主的散文、札记等,2000字以内。
★投稿邮箱:pjfbcg@163.com
详 询:0427—2283513